甲醛超標的危害有哪些?
甲醛超標的危害有哪些?
甲醛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,是公認的變態反應源,也是潛在的強致突變物之一。
研究表明:甲醛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。大量文獻記載,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嗅覺異常、刺激、過敏、肺功能異常、肝功能異常和免疫功能異常等方面。其濃度在每立方米空氣中達到0.06 –0.07 mg/ m3時,兒童就會發生輕微氣喘。當室內空氣中甲醛含量為0.1 mg/m3時,就有異味和不適感;達到0.5 mg/m3時,可刺激眼睛,引起流淚;達到0.6 mg/m3,可引起咽喉不適或疼痛。濃度更高時,可引起惡心嘔吐,咳嗽胸悶,氣喘甚至肺水腫;達到30 mg/m3時,會立即致人死亡。
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,引起鼻咽癌、結腸癌、腦瘤、月經紊亂、細胞核的基因突變,DNA單鏈內交連和DNA與蛋白質交連及抑制DNA損傷的修復、妊娠綜合癥、引起新生兒染色體異常、白血病,引起青少年記憶力和智力下降。在所有接觸者中,兒童和孕婦對甲醛尤為敏感,危害也就更大。
世界衛生組織(WHO)工作組曾對甲醛規定了它對嗅覺、眼睛刺激和呼吸道刺激潛在致癌力的閾值,并指出當甲醛的室內環境濃度超標10%時,就應引起足夠的重視。
甲醛的毒理
甲醛是原生質毒,接觸后,即發生皮膚和粘膜強烈刺激作用,其蒸氣可引起眼部燒灼感、流淚、結膜炎和角膜炎等。可引起鼻炎、嗅覺喪失、咽喉炎和支氣管炎,嚴重者可發生肺水腫等。皮膚接觸時,能抑制汗腺分泌,致急性接觸性皮炎。
急性毒性:人的嗅覺閾為0.06~1.2mg/m3,眼刺激閾可低至0.01~1.9mg/m3,4.8~6.0mg/m3即出現輕度流淚,一般可耐受30min,12~24mg/m3時,鼻與咽喉嚴重灼傷、流涕、呼吸困難;60~120mg/m3吸入5~10min后即發生支氣管和肺部嚴重損害。誤服甲醛溶液的經口致死量約為10~20ml。
慢性毒性:長期接觸低濃度甲醛蒸氣,可有頭痛、軟弱無力等。甲醛濃度達20~70 mg/m3的車間內,工人有食欲喪失,體重減輕、軟弱、持久性頭痛、心悸和失眠等現象。據報告,甲醛還可引起觸覺、痛覺和溫覺障礙,身體一側(常為右側)排汗過盛,身體兩側溫度不等。
誘變性:在數種細菌、霉菌和果蠅的誘變短期測試中,甲醛是誘變劑,可以誘發細胞突變。
致癌性:當大鼠吸入一定甲醛蒸氣濃度及適量時間,有引起鼻腔腫瘤之報導,即114只受試大鼠中發生鼻腔鱗形細胞癌52只,鼻腔其它腫瘤2只。
體內轉歸:甲醛的化學性質和生物活性都很活潑。經呼吸道吸入,有60~80%由肺部吸收,小部分以原形從呼吸道排出,大部分在體內迅速代謝,轉變成甲醇,進而氧化成甲酸,以甲酸鹽形式從尿中排出,或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。尿中亦可找到甲醛原形。
中毒機制:甲醛的中毒機制如下:
刺激作用:甲醛為原漿毒,能凝固蛋白質,具有強烈的刺激性。吸入其氣體,可致眼和咽喉充血、水腫,以及支氣管和肺部炎癥、水腫、組織損害;皮膚接觸甲醛溶液,可抑制汗腺分泌,使皮膚干燥皸裂,或引起接觸性皮炎,出現紅斑、丘疹及甲溝炎;誤服甲醛溶液,可致口腔、食管、胃腸損傷,致消化道穿孔,或致休克、昏迷及肝、腎損害。
致敏作用:皮膚接觸甲醛溶液,可引起過敏,出現皮炎、濕疹等反應,嗜酸粒細胞增多。甲醛氣體引起呼吸道過敏反應則罕見。
麻醉作用:甲醛在體內可被分解為甲醇。因此高濃度吸入可引起一定的中樞神經系統麻醉作用。
家中有老人、小孩的家庭,建議對家居內進行甲醛含量進行檢測,以確保及時發現,及時治理。根據我國權威部門檢測結果,在未裝修及裝修后的房屋中,室內存在大量污染,而主要污染物即甲醛;甲醛和其他有害氣體的檢出率為100%。而目前建材市場上,綠色建材不到5%~10%。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生活,專家提醒,務必對室內環境、家具產品進行檢測和治理!
愛普盾作為專業除甲醛品牌,專注于為客戶量身定制長效甲醛治理解決方案,讓客戶告別繁瑣篩選!通過領先業內的技術與實效落地的產品,為客戶提供持久長效的空氣治理結果。以嚴格的服務要求以及完善的培訓制度,逐步建立起了全國的服務團隊,可以為全國的客戶提供優質的上門甲醛檢測治理服務。
愛普盾自2015年成立以來,一直在蘇州本地做除甲醛上門服務,服務用戶10000+,為了滿足更多客戶需求,我們也逐漸擴展了業務,目前在全國已經有近200個代理商,都是經過我們專業的技術培訓合格后才開始上崗的,只為了還給客戶一個安全的室內環境,我們秉承初心,檢測結果支持CMA復檢,讓大家更安心,后續有保障。
→ 愛普盾除甲醛線下施工同款光觸媒噴霧劑【母嬰放心】新房7天快速入住 官方旗艦店:點擊查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