車暴曬越久車內甲醛含量越高?
車暴曬越久車內甲醛含量越高?
炎炎夏日,地面停放的車輛進入“烤箱模式”。經一段時間暴曬后,車廂內是否會產生有害氣體,如何防范中毒,成為許多司機關心的話題。
我們來到某交通職業學院的汽車實驗場地,隨專業技術人員開展車內氣體檢測。結果表明,在烈日暴曬下,大多數車內空氣被查出含有甲醛,且隨著溫度升高,甲醛含量也隨之上升,尤其是剛剛上路的新車,甲醛含量更容易超標。
暴曬3小時小車甲醛超標
昨天上午9點,烈日當空,室外溫度達30℃左右。工作人員首先對已使用1年的紅色小轎車進行檢測,關閉全部車窗,將其停放在陰涼處約半小時,然后攜帶專業的甲醛分析儀進入車內進行檢測。
結果顯示,此時車內溫度為33.4℃,檢測出甲醛含量為0.05mg/m3,未超過《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》允許的上限值0.1mg/m3。接著,工作人員又將該車停放在烈日下暴曬1小時,之后車內溫度上升至42℃,甲醛含量也隨之上升至0.08mg/m3。而當車輛全密封暴曬3小時后,車內甲醛含量一下就提高到0.13mg/ m3,超過安全標準。“這表明隨著暴曬時間加長,車內溫度不斷升高,原先被吸附的甲醛、苯烯類化學物質在加速釋放。”負責該實驗的安全技術與環境工程系副教授介紹說,甲醛沸點低,遇到高溫容易釋放,是車內主要氣體污染物,長期吸入對人體危害非常大,可引發白血病等。
因此,夏季車輛在上路前應盡量不要在烈日下暴曬,上車后要打開車門讓車內完全通風,避免長期吸入造成慢性中毒。
新車陰涼處停放半小時甲醛也超標
實驗中,一臺剛使用1個月的白色小車也進行了“體檢”,結果出人意料的是,該車在陰涼處停放半小時后(這時車內溫度33℃),車內的甲醛含量就已達0.11mg/m3。而這輛新車只是裸車,并沒有添置腳墊、靠墊等用品。
車內有害氣體主要有甲醛、苯烯類化學物,以及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硫等,前者主要來自車內座椅、座墊、腳墊等含有皮革、橡膠等的內飾,后者主要來自燃油,“甲醛揮發周期比較長,因此不排除舊車也有,但往往新車的甲醛含量較多”。
在對一臺使用4年的黑色小車進行的檢測中,在烈日下暴曬半小時后,該車同樣被檢出含有甲醛,含量達0.05mg/m3。
上車后立即打開空調降溫,對甲醛有無影響?答案是肯定的,可以減少甲醛釋放量。在昨天對紅色小車進行的另一項測試中,工作人員打開車內空調15分鐘后,車內溫度降至27℃,而甲醛含量也下降至0.04mg/m3。
→ 愛普盾除甲醛線下施工同款光觸媒噴霧劑【母嬰放心】新房7天快速入住 官方旗艦店:點擊查看。